洪灾过后,那个村子一片狼藉,村里的医生闫宇却毫不退缩,一直守在那里,照看大家的身体,他这样做,让人非常感动。
洪灾重创卫生室
8月9日,兴隆县六道河镇六道沟村,洪水刚刚退去,卫生室内部一片混乱。33岁的闫宇踏着深及脚踝的泥泞走了进去。他讲述洪水来袭时,水流从窗户涌入,其高度甚至超过了桌子的顶端。药品因长时间浸泡而受到严重污染,血压计、血糖仪等电子设备全都彻底损坏。地面覆盖着厚厚的淤泥,每一步都难以拔出脚来。
独自清淤困境
闫宇借了把铁锹来处理淤泥,每铲下去,泥土都十分厚重。几下之后,汗水就进了眼睛,让他感觉很难受,不停眨着眼睛。尽管如此,他也没有停下来,专心清理卫生室,以便村民可以继续看病拿药。在这样困难的情况下,他一个人默默地坚持着。
村民暖心相助
正在打扫的时候,村民高淑芬经过,发现他一个人在干活,马上卷起袖管来帮忙。她拿起旁边的铁锹,和闫宇一起合力把淤泥搬走。经过两个人的使劲,慢慢清理出了半个诊室的空间。高淑芬帮忙有两个多钟头,走的时候裤腿都湿透了。闫宇望着外面的淤泥,心里非常感激。
安置点的守护
最近因为洪灾,乡亲们都搬去了临时住所,晚上没法回家。闫宇白天回到村里清理淤泥,晚上就住在安置点。这段时间,他一直关心大家身体状况,有人拉肚子他就帮忙找药,有人中暑他就仔细提醒。他总是留意村民的健康情况,虽然大家住的地方变了,但他守护大家的行动一直没断过。
背药箱送药上门
回到家乡,村里的卫生所无法使用,闫宇就背着药箱四处走动。由于村子没有手机信号,有需要的人只能请人帮忙传话。刘如香老太太的糖尿病药快用完了,闫宇了解到这个情况后,踏着泥泞的道路把药送到她家。老人一直拉着他的手不停地说着感谢的话,他笑着安慰老人不用担忧,充分体现了作为一名医生应有的关怀和担当。
坚守的传承与信念
六道沟村仅闫宇一位村医。他爷爷原先也是村医,受其影响他决定学医。有人称他是村里的中坚力量,他羞涩地摆动着手臂,说自己是普通一员。黄昏时分,他背着药箱,步履显示出他的坚定。他盘算着要清理淤泥,添置新设备,补充药品,以便卫生室能早些时候重新启用,让村民就医更方便。
闫宇面对洪水,恪尽职守,无私奉献,非常值得称赞。你身边是否也有像闫宇那样,不求回报为大家维护健康的普通医务人员?希望大家多多支持,转发出去,并且留言互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