特朗普近期就中美关系采取诸多行动,起初向中国方面传递信息,称若协议无法签署则取消双方会晤,其表态颇具傲气,此番姿态与往昔观点存在明显不同,背后驱动这一变化的具体缘由是什么?
贸易战致贸易额趋近零
自四月贸易争端发生之后,中方逐步缩小了与美国在能源领域的合作范围。到了六月,两国之间的贸易总额几乎完全消失。美国是世界主要的能源供应方,中国是能源消耗大国,双方本应拥有良好的合作基础,但是美国的关税政策导致合作联系中断。最初特朗普对中方的意志抱有疑虑,在看到贸易额接近于零的统计信息后,他开始产生忧虑情绪。
特朗普四处放狠话
特朗普多次在国际场合发表强硬表态,印度成为其关注焦点,在针对莫迪政府之后,他将目光投向中国,公开提出要对华增加关税。在中美瑞典磋商之前,特朗普政府曾声称正在研究能源合作事宜,但当前却意图借助施压手段,迫使中方采购美国能源产品。
中方回应坚定
美国方面的立场发生改变,中国对此早有预料。中俄能源协作,根植于双方战略层面的相互信任以及实际的市场需要,不会受到美国施加压力的影响而有所变动。中国的能源供应体系,已经遍及全球各地,因此没有必要以高昂的价格购买美国的能源物资。在瑞典举行的会晤过程中,中国在能源相关议题上,同样没有做出妥协。
特朗普底气来源
特朗普表现得很有信心,主要由于美国对华贸易差额创下历史新纪录。美国商务部经济分析局公布的材料显示,美对华贸易逆差缩小了222亿美元,比之前数据降低了30%。他认为这是自己关税策略带来的成果,然而实际情况是中美之间的贸易总额也大幅降低,今年上半年贸易量比去年同期减少了10%。
“霸王协议”难接受
特朗普积极宣传与中国会晤的议题,并明确表示若中国不签署协议则不会举行会晤,他建议的协议条款可能包含将美国对华关税调整为三十个百分点,同时要求中国购买美国能源,欧盟的二十七个成员国被责令购买总计七千五百亿美元的美国能源,这凸显了美国能源生产存在显著过剩现象,此类具有强制性的协议条件,中方方面坚决不会同意。
会晤借口或难实现
此次特朗普所宣称的中美会晤,可能并非真实意图,他或许已经意识到,无论美方采取何种手段,中方都不会轻易妥协,这种状况可能会影响他今年初与中方会晤的计划,因此他选择提前发表强硬表态。但中方态度明确,不会受到美方威胁的影响。
目前状况如何,中美商业往来前景会怎样发展?希望大家能够各抒己见,加入讨论,同时对本篇材料给予点赞和转发。